阳性一个月后 肺栓塞风险增加33倍

2023-01-12T16:39:00

研究人员发现

感染者在确诊新冠30天后 肺栓塞风险增加了33倍

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也增加了5倍 一般性出血事件风险增加了2倍左右

与未感染新冠的人相比 出血风险升高将持续2个月

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升高持续3个月 肺栓塞风险升高持续半年


2022年8月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相关研究显示:
新冠住院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比流感住院患者高60%~89%。
新冠病毒感染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。
急性肺栓塞是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因素。
因此,如何及时发现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,是在新冠大流行期间,尤为重要的事情。


  • 多饮水可增加机体的血容量,降低血液黏稠度。
    当每日饮水量达到2000ml时可有效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,如伴有发热时,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,但切记不要过度饮水引发“水中毒”。
  • 适当运动下肢可以非常有效地增加回心血量,促进血液循环,减少血液瘀滞在小腿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。
  • 老年人久坐后可在室内多走动或进行屈伸膝关节、踝泵运动;年轻人可行瑜伽或健身操等有氧运动。
  • 另外,进食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易消化、低盐低脂、低糖、少油炸的食物,可减少胃肠道的刺激,可有效降低血液黏滞度,降低血栓发生的风险。

医生提醒:

如出现突发的单侧肢体的肿胀、皮肤发红、小腿“抽筋”等,休息后症状不缓解;以及不明原因的突发胸闷气急、胸痛等等表现时,需要即刻到专科就诊。配合医护人员行相关检查,可以做出初步的诊断,排除是否有肺动脉栓塞或心梗等急危重症。

医生提醒:

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吸烟、肥胖、高龄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,如果被新冠病毒感染,在对症治疗感染的同时,一旦出现胸痛、胸闷、胸部不适、晕厥、低血压、低氧血症等症状要及时就诊。

新冠病毒感染最多的症状是发热,咳嗽;对这些症状,由于大众的知识普及度高,会及时用药或就诊处理。但如果出现胸闷气急时,由于医学背景的缺乏,每个人的关注度会不同程度缺失。自我感觉良好,或觉得没什么事情,坚持一下就好了。殊不知,这在医学上是非常危险的信号。



本站标题: 半边站
本站副标题: 高高碎碎念
本文标题:阳性一个月后 肺栓塞风险增加33倍
本文地址: https://ggssn.com/2023/524.html
当前页面是本站的「Baidu MIP」版。发表评论请点击:完整版 »